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人才也可以作价入股
温州诞生我省首批以人力资本出资入股的公司
本报记者 蔡亮

  本报讯  人力也可以被当成资本入股公司?在浙江,这样的新鲜事又被爱“吃螃蟹”的温州人抢了先。日前,浙江一帆化工有限公司的3名科技人员以人力资本出资的方式,在温州龙湾工商分局办理了股权登记。《公司法》修订后,温州已悄然诞生了我省首批以人力资本出资入股的公司。
  李继烈、王学利、吴克仁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一帆化工有限公司技术和管理骨干。在这次人力资本评估中,三人的总“身价”为35.4万元。其中,在一帆工作了8年的李继烈一人“身价”就达25万元,加上公司给予他的配股25万元,他入股公司的资本为50万元。
  一帆并不是唯一一家采用人力资源入股的公司。在此之前,温州的浙江科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也办理了“人力资本出资”登记。科赛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的身价更是被评估为200万元之多。
  温州民营企业数目众多,留不住真正有用的人才,是很多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让人力资本入股公司,目的是为了留住人才,并使人才发挥最大潜能,创造最大效益。”一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今年4月,温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温州市人力资本出资入股认定试行办法》。据了解,这样的“办法”之前在国内尚未出台过。
  有专家提出,今年实施的新《公司法》没有对人力资本出资作出清晰表述。由于《公司法》属“强行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可理解为不允许,未按规定执行的行为,法律将不予保护。
  温州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说,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们已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如企业在工商部门办理人力资本出资手续时,将同时签订一份承诺书,保证在人力资本转移或消失时,企业其他股东将承担连带责任,避免债权方蒙受损失。此外,工商机关还将加强对人力资本出资带来的恶意融资等行为的防范,并将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后续监管。